山城与天府之间:我们的川渝慢行记
想去重庆和成都,大概是10几年前的事,想着辣椒的香味和刺激,口水都流下来。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,吃辣的能力一再退化,现在只能吃上海的微辣了,但依然不妨碍我们完成这个心头的愿望。
从夜车出发:启程的疲惫与坚持
7月18日下午四点,我从公司出发,赶往虹桥火车站。原本想打车,但权衡之下还是选择了地铁,一来费用更合理,二来在上海的晚高峰时段,地铁比出租车靠谱得多。饭团和布丁从家出发时,恰逢暴雨,她们淋成了落汤鸡。那一刻,我心里挺焦虑的,怕她们赶不上车。还好,感谢主,五点半前她们安全抵达。
我们顺利坐上了去往重庆的夜车。一开始大家还有些兴奋,11点前还能聊上几句。但从半夜两点开始,我就进入了“醒—迷糊—再醒”的循环。坐着睡觉终究是煎熬,好在就一夜,而且近几年也有多次陪夜的经历,能戴上眼罩、耳塞坐着睡觉已经是挺满足的了,不过确实也让我忍不住怀疑这到底值不值得。
火锅味的城市:重庆初印象
7月19日一大早下车,就有人围上来拉客。我们没理,还是相信出租车和网约车更靠谱。
当出租车驶出高架时,我透过窗户闻到了火锅味,那种淡淡的、混杂着花椒与辣椒的气息像是这个城市的问候。我们的酒店位于一幢30几层楼的中间,酒店只有一层,前台不是24小时值班的——打电话才知道工作人员就在后面睡觉,一脸的不悦。不过我们也顾不上了,洗漱一番,把行李一扔,就出发觅食。
饭团比较信赖大众点评,而我现在越来越对这种草根点评持怀疑的态度。一是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,二是这种点评系统太容易造假。我觉得还是由一些不以推销为目的的推荐是靠谱的选择。不过,老婆的话还是得听。按照点评的推荐,我们先转了一圈菜场,没发现太多好吃的,就决定去《孤独星球》推荐的花市豌杂面尝试本地风味。我更喜欢米粉那一款,味道独特。布丁在陌生环境下总是显得抗拒,但好在还是吃了几口。
吃完,我们步行前往山城步道。途中的陡坡提醒我:重庆人活得是真是辛苦。步道本身略显商业化,到处都是小店。大概走了40分钟,到达了重点仁爱堂,以及仁爱医院旧址,不过也算感受到了一点老重庆的韵味。
午饭我们在饭团挑的“饭江湖”解决,但可能是早餐吃太饱加上又喝了奶茶,食欲欠奉,很多菜都没吃完,颇感浪费。
回酒店休息片刻,靠在床上看完了《小妇人》,电影比想象中动人。
傍晚去洪崖洞,人实在太多了,而且天还亮着--重庆比上海要晚1个小时日落--拍不出传说中的“千与千寻”。我们索性打车去“福夜火锅”——一个远离景点的小店(原名叫夜福火锅),典型的苍蝇馆子风格。鸳鸯锅上桌,红汤里漂着一层厚厚的花椒,视觉冲击极强,味道惊艳。再加上毛肚也很新鲜,真是美味。
吃火锅时,我们决定第二天去天生三桥,于是开始在携程上订车。下单下了二十分钟,最后感觉还没怎么吃过瘾就没菜了。本着各种都要尝的原则,就没加菜,而是结账走人。
本来想顺着栈道下到洪崖洞继续拍夜景,但临时起意去李子坝看“轻轨穿楼”。在李子坝下车后,看到有路标:李子坝观景平台。我们就顺着路标走,没想到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卖特产的商场,而商场的出口是下行的楼梯,继续写着观景平台往前,就这么下了3层楼,才意识到被骗了。
因为约了晚上租车公司送车过来,所以我们匆匆到洪崖洞转一圈,导航到了,发现我们是在9楼,还得排队坐电梯下到1楼才能拍夜景。算了,就在别人照片里看洪崖洞夜景吧。
天生三桥与仙女山:风景与疲惫并存
20日早上出发前,在酒店旁边的早餐店吃了个鸡汤抄手,汤有点酸,不是很喜欢。
这次租了一辆大众ID.UYNX电车,省电倒是省,但那套奇葩的车机系统让我受不了,连开前后窗都要切换按钮,好在底盘稳、驾驶感不错,我开山路时一度飙到60。
天生三桥是重头戏。买了全套票,想着轻松点,没想到景区可能为了扩建,要从大门口--其实就是第一座天龙桥的顶部--步行一公里坐新修的电梯,再在山底步行一公里,回到青龙桥的底部。烈日下,这两公里简直像是“信仰之路”,我心里对重庆旅游基础设施的好感值下降了不少。
但景色确实壮观。天龙桥、青龙桥、黑龙桥,一个个天然形成的横跨峡谷的石桥令人惊叹。
参观完后,我们马不停蹄赶往仙女山。开到停车场时,海拔1200米,气温也低了一些,很是舒服。整个景区绿意盎然,风吹得人心也静了几分。虽然时间匆忙,但这一站带来的轻松感值得。
回城路上,遇上堵车、充电、误时,好在租车公司人还不错,没给我们加钱。晚饭找了家串串,但是发现排长队,最后随便找了家,味道一般。
城市的另一面:逛吃、洗头与采耳
21日终于睡了个懒觉,在附近吃了吴抄手。尽管是几十年的老店,但我感觉味道一般。逛了一圈纪念品店,买了些冰箱贴准备送人。
我们坐公交去了龙门浩,准备坐长江索道。到了索道入口,饭团又临时起意要去下浩里,我内心其实是拒绝的,毕竟天气太热。但最终还是去了。和山城步道一样,这里也是在山上的各类小店,但意外发现了比利时旧使馆,居然在卖华夫饼和啤酒,喝上一杯,简直是灵魂的补水。
坐索道过江后,饭团和布丁临时决定洗头按摩,我也尝试了重庆的“采耳”。但那感觉更像体检,不是放松,倒是洁面比预期好些。
晚上去了观音桥步行街,小吃街里尽是重复的品类,吃了个葱烤大肠,毫无滋味。
回酒店路上,饭团在美团点了心心念念的浸油包子,她觉得很好吃,我觉得一般。
成都初印象:避坑、熊猫与茶馆时光
22日一早出发去成都,火车只一站便到。
预定的“RUI高端酒店”是最大一个雷。前一天晚上我查了一下,这酒店所在的建筑是一座烂尾十几年的楼,而且除了携程,其他地方没有房源。到了,一进门就傻眼了,大概5家酒店的前台,每个前台就是一张1米多宽的桌子,放到了一个公寓楼的大厅里。我们先去看了一下房间,发现装修味呛得不行,果断取消预订。临时找到了位于国金中心附近的亚朵,房间里的设施老旧,但好在没什么味道。一查孤独星球,才发现这个酒店的附近都是那本书上推荐的餐馆:雨田饭店、自力面店、盘飧市、蜀大侠,而且离春熙路、国金中心很近,交通也算便利,还能免费停车。唯一的问题就是酒店门口太堵了。
在附近吃了串串,味道一般。之后去了大熊猫繁育基地。太阳晒得人头晕,我们像坐电瓶车大冒险一样,一站一站寻找熊猫,最后终于在月亮产房看到三只睡觉的大熊猫。是挺可爱的,但比起一路的奔波,有些不成正比。想看这个样子的熊猫,上海的两个动物园都有,没必要来这里看。
离开前领取的纪念挂件居然是五毛钱的质量,我内心的槽点满天飞。
离开后,又去了人民公园,在鹤鸣茶室坐了一个多小时,喝茶、吃瓜、嗑毛豆,总算找回旅行应有的节奏。
晚饭在《孤独星球》推荐的火锅店蜀大侠解决,味道中等偏上,感觉算是成都火锅应该有的味道,比起重庆的福夜火锅来说,略贵。
云与水之间:都江堰和走失的西岭雪山
23日一早出发准备去西岭雪山,谁知到了才发现景区维修暂停开放,只得改去都江堰。
都江堰对于持有上海身份证的人是有优惠票的,需要在窗口买票,15元一个人。不过在烈日下,哪里都没有了精彩,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到了鱼嘴,草草拍了照,就从北门打车回停车场了。
晚饭在“雨田饭店”--孤独星球上打星号的饭店--吃饭,点了藕汤、回锅肉、鱼香茄子、夫妻肺片、泡菜等。我觉得最好吃的是夫妻肺片,香辣有层次,其他菜反而没太大印象。饭后饭团想再出去走走,结果走了一半路就下雨,买伞回去,我的鞋子湿透了。
最后的闲散:成都的悠哉与告别
24日去了宽窄巷子。早餐吃了钵钵鸡,贵得惊人,48一钵。然后打卡了见山书局和恺卢茶社,最后在窄巷子里发现一家“熊猫小院”,熊猫和其他玩具的价格亲民,寄快递也方便,买了一些送朋友。
下午去金沙博物馆,苏导游讲得很好,我们都听得很投入。
从博物馆出来,打车去附近的居民区,找到了一家新鸿社重庆老火锅。吃火锅之前还在附近转悠,买了乐山甜皮鸭。火锅比预期好很多,还加了老板微信准备下次买底料。
晚上我一个人出去转了圈,买了烧仙草、张飞牛肉、冰粉,还尝了兔头——真难吃。布丁则沉迷下午买的甜皮鸭,简直停不下来。
25日睡到自然醒,退房后继续逛吃。吃了蹄花,又去买了传说中的“王妈手撕兔”。本来只打算买3只,最后买了整整7只,顺丰空运回家,加上额外买的一只甜皮鸭,一共7.4公斤,运费114元,心疼但满足。
还吃到了毛豆腐,很香,也可能是料粉很香。
傍晚,坐上返程的软卧火车。与一位在上海某大学刚毕业的大学生同包箱,他一副思考人生的模样,说自己受不了上海的“卷”,准备去上海考一个机器人操作证,然后回成都。聊了几句后,我读了会儿书,在车轮的晃动中睡去。
回家:归位与回味
26日早晨醒来,已经快到家。打车回家的路上下着小雨,感谢主,到家时雨就停了。
归位、洗漱、整理、记账——旅行的最后一道工序总是琐碎却踏实。我花了三个小时把四川重庆的账目都记清了,也趁机把这段旅程的日记补完。
旅途有坑有惊喜,有疲惫也有满足。但最重要的是,我们真的走过那些山路、喝过那些茶、见过那些云,也吃了太多太多的辣。
下次呢?也许还会来。只是一定、一定,不再坐夜车了。
- ← Previous
近视